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夫子说:“ (一个人如果)父亲健在则观察他的言谈志向;父亲离世而殁则观察他的处世行为。如果他能够继续谨守父亲的教诲做人,可以说他是做到‘孝’了。”
尹氏曰:“如其道,虽终身无改可也。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则三年无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
游氏曰:“三年无改,亦谓在所当改而可以未改者耳。”
朱子曰:“父在,子不得自专,而志则可知。父没,然后其行可见,故观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恶。然又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
孝存于心,见之于行
言行之间,见仁见孝。孝者,生时养之以敬,殁则尽怀念之诚。“三年无改”,亲情不忍,其心必仁。然而,世风奢靡,人心废弛。不养其亲,却养宠物,已成时尚。
近年城里人养宠物的行为渐趋蔓延,以至于豢养宠物成为一种身份、一种地位、一种荣耀、一种尊贵。于是在大街小巷间,人群混杂中,各种各样的宠物招摇于市。用于宠物的花费甚至超过了一个正常人生活的平均消费。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动物墓地”。一些宠物不惜花费大量金钱购买特制的棺材、修建墓碑、奉上鲜花和食物供祭。甚至清明节不去祭奠先人,却祭享宠物,令人恻然。更有一些通过非常手段一夜暴富的人,在父母有生之年不愿尽赡养的孝行,却在父母死后大操大办父母的丧事,以博取“孝名”于世,其虚伪行为,令人不齿。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若说:“礼仪的效用,以和顺自然为可贵。前代王道的治要中,以此为最好。大事小事、国事家事无所例外,如此而有所行不通的事,则必定是因为没有按照礼仪的要求去做;徒知和而为贵而不知之所以为和,忽视礼仪的功用而不做节制约束,自然是不可能行得通的。”
程子曰:“礼胜则离,故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以斯为美,而小大由之。乐胜则流,故有所不行者,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
范氏曰:“凡礼之体主于敬,而其用则以和为贵。敬者,礼之所以立也;和者,乐之所由生也。若有子可谓达礼乐之本矣。”
朱子曰:“严而泰,和而节,此理之自然,礼之全体也。毫厘有差,则失其中正,而各倚于一偏,其不可行均矣。”
- 感慨如卢照邻、王勃、李峤、刘希夷然此等皆因人事而发局于小我张[图]
- 平安火唐制每隔三十里置一堠每日初夜举烽火报无事称之为“平安火[图]
- 元夕有所梦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图]
- 释中洲曰我是真正高僧请即为之何如?不然则此二种沉魂滞魄何日而[图]
- 幕军帐歃(shà)歃血用嘴饮血勇获吴国大夫徒师步兵为通“伪”[图]
- 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 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 兄[图]
- 吕氏曰“君子所以学者为能变化气质而已德胜气质则愚者可进于明柔[图]
- 摄下管束下属,按李膺在汉末朝纲不振时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与太学[图]
- 触地凡所涉及之处犹言随处,挂阂(ài艾)牵掣阻碍王坦之在西州[图]
- 诗题一作《答李儋元锡》又作《寄李儋元锡》诗作于唐德宗兴元元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