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大兴安岭KTV招聘网 > 大兴安岭热点资讯 > 大兴安岭励志/美文 >  问既然这样为什么说仁者可以厌恶他人呢?答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

问既然这样为什么说仁者可以厌恶他人呢?答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

2022-07-22 17:07:11 发布 浏览 235 次

问:既然这样,为什么说仁者可以厌恶他人呢?答: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君子的内心天性,只有喜爱而无憎恶,而其中有恶人伤人害物,损害我仁爱全体之人的心志,所以君子厌恶他。这是为了千万人而憎恶,不是出于私欲的憎恶。驱逐一人而使千万人得到安宁,我为何不驱逐他呢?诛杀一人而使千万人敬畏刑法,我为何不诛杀他呢?所以无论是放逐还是诛杀,全是一片同情悲悯之心在发用流行,都是仁爱他人。这只有仁者能做到,而不以仁存心之人无法做到。懂得此意,即使遇到恶人侮辱,自然不会丝毫妨碍我的心志。 恶:厌恶。 民吾同胞: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同胞,同一父母所生的兄弟姐妹。出自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1020—1077),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 好:喜爱,友爱。 戕:残害。 恻隐:同情怜悯。 流注:贯注。 与:参与。

孟子三自反之说①,最当深玩。吾肯真心自反,即处人十分停当②,岂肯自以为仁,自以为礼,自以为忠?彼愈横逆③,吾愈修省④。不求减轻,不求效验⑤,所谓终身之忧⑥也。一可磨练吾未平之气,使冲融⑦而茹纳⑧。二可修省吾不见之过,使砥砺而晶莹。三可感激上天玉成⑨之意,使灾消而福长。

孟子仁、礼、忠三自反的说法,最当深刻玩味。我遇事能真心反躬自问,则与人相处十分妥帖,岂会自以为已仁,自以为有礼,自以为尽忠?对方愈是横暴,我愈要修身反省。不求他人之横暴有所减轻,不求己身之反省有所成效,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君子有终身之忧”的意思。一可磨炼我容易愤慨的气性,使之冲和而包容。二可以修正反省我不易察觉的过失,通过磨炼使之纯净。三可感激上天成全之意,使灾难消解,福慧增长。 三自反之说:从仁、礼、忠三个方面反躬自问。出自《孟子·离娄下》:“孟子曰:‘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 停当:妥帖,妥当。 横逆:强暴不顺礼。 修省:修正反省。 效验:成效。 所谓终身之忧:语出《孟子·离娄下》:“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意谓君子的人生目标是修身进德,所以终身担忧自己的德行不长进,而不会为外在的得失忧虑。 冲融:冲和,恬适。 茹纳:容忍、包容。 玉成:意谓助之使成。参见张载《西铭》:“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

汝今后与人相处,遇好人,敬之如师保①,一言之善,一节之长,皆记录而服膺②之,思与之齐③而后已。遇恶人,切莫厌恶,辄默然自反:“如此过言,如此过动,吾安保其必无?”又要知世道衰微,民散④已久,过言过动,是众人之常事,不惟不可形之于口,亦不可存之于怀,汝但持正,则恶人自远,善人自亲。汝父德薄,然能包容,人有犯者,不相较量,亦不复记忆。汝当学之。

你今后与人相处,遇到品行端正的人,应当如同对待老师般尊敬他。他的一句善言,一点长处,都记录下来并铭记于心,一心想要向他看齐。遇到恶人,务必不要生出厌恶之心,而是静默自省:“这样的错误言论,这样的错误行为,我能保证一定不会做出来吗?”又要理解社会道德沦落,人民涣散放逸已久,错误的言论和行为是众人常有的事情。厌恶之情不仅不必用语言表现出来,也不能存在心里。你只要持守公正,则恶人自然远离,善人自然来亲近你。你的父亲德性浅薄,然而能包容百事,他人有冒犯我的,我不去计较,也不再存于心中。你应当学习这种品行。 师保:古时任辅弼帝王和教导王室子弟的官,有师有保,统称“师保”。这里泛指老师。 服膺:铭记在心,衷心信奉。出自《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思与之齐:想要向他看齐。语出《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散:涣散,放逸。

《周易》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夫持之而不使倾,捧之而不使坠,任其践蹈①而不为动,斯谓之载。今之人至亲骨肉,稍稍相拂②,便至动心③,安能载物哉?《中庸》亦云:“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人只患德不博厚、不高明耳。须要宽我肚皮,廓吾德量④。如闻过而动气,见恶而难容,此只是隘。有言不能忍,有技不能藏,此只是浅。勉强⑤学博,勉强学厚。天下之人,皆吾一体,皆吾所当负荷⑥而成就之者。尽万物而载之,亦吾分内⑦。不局于物则高,不蔽于私则明。吾苟高明,自能容之而不拒,被⑧之而不遗。此皆是吾人本分之事,不为奇特。汝待遇一切人,皆思载之覆之,胸中勿存一毫怠忽之心,勿起一毫计较之心,自然日进于博厚高明矣。

《周易》说:“大地的特点是厚实和顺,君子也要以宽厚的美德包容承载万物。”持守而不使它倾斜,捧举而不使它坠落,任凭践踏而不为所动,这就叫做包容承载。但如今骨肉亲人之间,意欲稍微相违背,便会产生感情波动,如何能容载世间万物呢?《中庸》也说:“广博深厚所以能承载万物,崇高明睿所以能覆庇万物。”

人只需担忧德行不够广博深厚、品性不够崇高明睿,而应当拓宽气量,廓张涵养和胸襟,如果听见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就生气,看见恶人就难以容忍,这只是狭隘罢了。有话不能忍住不说,有技能不能藏住不显露,这只是浅陋。需要尽力修学广博,尽力修学深厚,天下之人与我都是一个整体,都是我所应当承担责任而使其成全德性的人。尽万物之性而包载万物,也是我本分之事。不被一物所局限则崇高,不被私欲所遮蔽则明睿。我如果达致崇高明睿,自然能容纳万物而不排斥,覆庇万物而无不尽。这都是我本分之事,没有什么神奇特别的。你对待一切人,都要想到包载、覆庇他,胸中不要存有一点怠惰玩忽之心,不要生出一点计较得失之意,自然每日增进博厚高明的修养。 践蹈:踩踏,蹂践。 相拂:相违背。 动心:谓思想、感情引起波动。 德量:道德涵养和气量。 勉强:尽力而为。 负荷:担负、承担。 分内:本分之内。 被:盖覆。

《易》曰:“君子能通天下之志。”昔子张问达①,正欲通天下之志也。夫子告之曰:“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大凡与人相处,文则易忌,质则易平,曲则起疑,直则起信。故以质直为主,坦坦平平,率真务实,而又好行义事②,人谁不悦?

然但能发己自尽③,而不能狥物④无违。人将拒我而不知,自以为是而不耻,奚可哉?故又须察人之言,观人之色,常恐我得罪于人,而虑以下之,只此便是实学。亲民之道,全要舍己从人,全要与人为等,全要通其志而浸灌⑤之。使彼心肝骨髓,皆从我变易。此等处,岂可草草读过。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