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曰:“天生斯民,立之司牧,而寄以三事。然自三代之后,能举此职者,百无一二。汉之文、明,唐之太宗,亦云庶且富矣。西京之教无闻焉。明帝尊师重傅,临雍拜老,宗戚子弟莫不受学;唐太宗大召名儒,增广生员,教亦至矣,然而未知所以教也。三代之教,天子公卿躬行于上,言行政事皆可师法。彼二君者,其能然乎。”
执政的三个境界:繁荣、发展、教化
“国家的根本在于民,民富则天下安,民乐则天下和,民顺则天下兴。”
真正的政绩: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社会安定,礼仪文明。因此,对官员政绩的考核,应当重在“兴良废邪”,教化所成,而不是轻视或忽略于此。
让农民富裕起来至关重要,富有、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而一个地方发展的水平,重要的和最终的目标是文化教育发展的程度。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夫子说:“如果能够任用我主持国家政事,一年的时间便可初具规模,三年就可见到成效了。”
尹氏曰:“孔子叹当时莫能用己也,故云然。”
人总是对自己期许过高
世间之人,总以为自己高人一筹。不在其位时,总以为自己的大才得不到发挥,委屈怨尤。及其擢用,多平平而已。其实,非天纵之才,皆相若也。天下之事,并非一蹴而可成就,必得数载之渐易而有端倪。期月之望,三年之期,实为空言,由此而开大言空谈之先河。当今的一些官员,上任伊始,大谈为政之道,施政之略,滔滔如悬河。然而,匆匆一届数载,却了无所成,更有甚者,为出政绩,掘地三尺,造成“政疾”。不仅面貌无所改变,还导致遍地疮痍,遗民后患。
人生多蹇,命运无羁,孔子感叹自己的政治抱负无处实施,得不到实践。一生东奔西走,孜孜以求用,行不及履,坐不暖席,惶惶急急,但却又每每碰壁,困顿无着。天下之大,诸侯众多,却无用圣人者,实在是时代的悲哀。然而,春秋乱世,宜当整肃,岂迂腐之化可致太平哉?以夫子之圣,不明如此,我辈之碌碌以苟活者又何必怨天抢地呢?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夫子说:“‘善良的人治理国家,兴盛延续百年也是可能的。因为善良可以同化消弭人的残暴心理,使他们归于善良而不再作恶;并使百姓得到教化,就可以不用刑罚了。’确实就像这句话所说的呀!”